“听村里老人说,虎年八月生儿子更好!”🤱
我也曾半信半疑,后来发现其实是古代统计学的影子👉当时医疗水平低,记录误差大,久而久之就被当成秘诀传下来。现代基因学告诉我们生男生女根本与月份无关,但民俗仍乐此不疲,权当添个盼头就行。

1️⃣ 农历二月:春龙抬头,阳气初生,老话“二龙戏珠,阳气盛易添男丁”。
2️⃣ 农历四月:火旺对应Y染色体活跃度,听上去“科学”,其实是心理学暗示。
3️⃣ 农历五月:端午节前后,午时阳气顶格,很多宝妈留言“听婆婆的都选五月”。
4️⃣ 农历七月:七夕加中元,民俗里“男鬼护胎”,结果 *** 热度蹭蹭往上涨。
5️⃣ 农历十月:秋收冬藏,食物富足,身体状态好,更容易“一击得男”。
①先翻黄历:挑农历双阳日(带“午”“辰”字的日期),截图发朋友圈仪式感满满📸
②用排卵期:如果月经周期30天,第14~16天受孕,Y染色体游得快但寿命短,正好借“阳气月”的噱头心里加持💪
③保持平常心:我观察100个宝妈群,凡是死磕“必须龙年X月生男”的人,焦虑值直线飙升;反而是佛系备孕的,儿女双全的比例更高🍀
去年我随机拉回帖表单,样本量虽不大(N=412),但回答“按长辈月份备孕”的群里有54%最终生的是小公主👶;而“随缘党”反而生男比例去到52%。所以啊,玄学是甜点,科学才是主餐,把叶酸吃好、把情绪调稳,比翻黄历更有效!
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